第二屆“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”11月22號舉行。在“中國建設: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”平行論壇上,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少峰闡述了兩個觀點:第一,現在的中國建筑裝飾企業集團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加強全球化的進程。第二,“一帶一路”是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的升級版。
第一,現在的中國建筑裝飾企業集團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加強全球化的進程。中建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企業集團。中建在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排名一直持續上升,最新的排名是37位,估計明年會進入前25位。中建是世界建筑企業的龍頭老大,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行業的風向標。中國建筑企業過去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更多的依賴于國內市場,這幾年國內市場發展的確特別快,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。但是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不可能持續上升,一定會出現一個“拐點”。今年上半年,中建集團的訂單出現了一個略微的副增長,我們認為這個“拐點”似乎已經到來。
建筑裝飾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方面帶動的相關產業是非常多的,中國建筑裝飾企業的直接從業人員有五千萬。在這個重要行業面臨“拐點”的現在,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“走出去”。雖然中國建筑企業走出去的時間較早,中建集團也走了三十多年海外發展的道路,但是我們現在更加明顯地感覺到海外業務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。
第二,“一帶一路”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升級版。王少峰指出,從建筑業的角度來看,中國企業“走出去”大概有三個階段:第一階段是輸出勞務,這個階段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。第二階段是在九十年代中后期,不僅輸出勞務,還輸出設備材料。這一時期國內的制造業到了一定水準,能夠用符合國外標準的原材料,按照國外的制造標準生產出符合國外標準的產品。第三個階段也就是現在,輸出的是資本,這是中國綜合實力提高的表現。第三階段難度、挑戰更大。
王少峰認為,“一帶一路”是中國及相關國家難得的發展機遇,我們現在應該更加有耐心,更加直面存在的問題,盡快的找到解決辦法。他指出,對于建筑裝飾企業來說,問題和挑戰主要有兩個方面:一是“一帶一路”現在鎖定的更多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,這些項目投資大、周期長。很多項目前期的科研、論證甚至設計不到位,兩國領導人簽了諒解備忘錄,但是最后無法落地,這是前期工作做不到位的緣故。第二,融資模式存在問題。中建以前單純做工程總承包,現在還要做融資、投資,甚至做“建設-經營-轉讓”等各種類型。通過戰術的調整,找到一些更有利于產生明確經濟效益的項目。